sEH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相关
迟发性脑缺血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(aSAH)后较常见的并发症,往往提示预后不佳。对于其发生机制,人们知之甚少。近年来,一些研究结果表明,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,氧化二十碳三烯酸(EETs)在脑损伤后可扩张脑血管,减轻炎症反应,进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,而该物质的分解代谢主要受水溶性环氧化物酶(sEH)的控制。不同人群的研究发现,编码sEH蛋白的基因EPHX2至少含有26个最小等位基因频率(MAF)大于20%的多态性位点。其中,最常见的当属K55R和R287Q,前者可增加sEH的活性,使EETs失活增加;后者则使sEH的活性减弱,进而间接提高EET水平。来自俄勒冈州波特兰的J. Cetas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,并于2014年9月12日在线发表在《Journal of Neurosurgery》上。
这是一项回顾性分析,收集了2008年12月至2013年11月间95名aSAH病人相关的临床资料和标本,根据sEHS多态性分析结果,将此95例病人分为sEH野生型组(57人,60%)、sEH K55R组(14人,14.7%)、和sEH R287Q组(24人,25.3%)。该研究团队分别将aSAH后新发卒中,以及死亡、格拉斯哥预后评分、神经功能障碍作为观察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,比较三组间相关临床数据的差异,包括:一般临床特征、ICU相关并发症及血管痉挛/卒中情况等。
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,较之野生型,K55R组病人发生新发卒中和死亡的可能性明显升高(OR分别:5.48和7.52);R287Q组病人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≤3分的可能性则明显降低(OR:0.23);而在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方面,三组间无明显差异。
表1 根据EPHX2基因型对95例SAH病人进行分组,其ICU并发症及干预措施汇总表
在ICU住院治疗期间,K55R组病人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(21.4%,p=0.012)(表1);在血管痉挛/卒中方面,K55R组病人在出院或者随访过程中新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(64.3%,p=0.006);转出ICU时,K55R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低于野生组(p=0.025);而长期随访中发现,K55R组病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野生组(p=0.009);另外,R287Q组病人在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≤3分的病人比例和总住院天数明显低于野生组(p值分别为0.023和0.009)。
最后,作者认为该项研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:没有将其他常见的、对sEH结构和功能存在影响的多态性位点整合加入本研究,使得许多多态性位点阳性的病例笼统地归结入野生组,成为潜在的分析干扰因素;此外,本次研究入组的病例数不够多,也使得I类错误的发生率明显上升;还有,病例的随访时间还需进一步延长。
(本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蔡锋编译,郑锋、王栋审校)